核心提示
  ■利用通訊技術,建設“96519”養老助殘服務熱線,建立沒有“圍牆”的養老院
  ■利用智能技術,建立“長者通”呼援中心,為老人提供緊急救援和生活幫助
  ■利用網絡技術,以養老服務金卡取代紙質養老服務券,實現養老服務券使用電子化
  昨日記者獲悉,錦江區已正式得到國家相關部門批准,成為全國唯一“智能化養老實驗區”。“能獲批‘智能化養老實驗區’,是對錦江區幾年來創新養老政策,健全養老工作體系,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,不斷增強老人幸福感為追求的高度肯定,也是對錦江區不斷提高養老服務智能化水平,加快養老服務方式現代化進程寄予的厚望。” 錦江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。
  據悉,藉此契機,錦江區將進一步創製扶持智能化養老產業政策,吸引更多科研機構、企業廠商將更多新技術、新系統、新成果服務養老領域;同時,建立智能化養老產業基地,構建智能化養老產品研發、推廣的孵化和服務平臺,充分運用現代通訊信息技術、計算機網絡技術和智能控制技術,開發具有推廣價值的養老服務產品;此外,發揮現有智能化系統作用,對已建成的各類智能化養老系統平臺進行技術革新、提檔升級,打造有影響力、服務優的智能化養老服務品牌,讓老人享受高科技帶來的方便快捷、舒心隨意。
  “長者通”
  老人的“貼心保姆”
  “您好!‘長者通’呼援中心。有什麼需要幫助嗎”
  “請幫我查一下明天成都的天氣情況。”
  “好的,請您稍等……”
  得到了答覆之後,紅順街137號的李婆婆滿意地按了一下桌子上一個機器的“終止”按鍵,通話隨即終止。李婆婆桌子上那個形如暖手器的機器名叫“長者通”,而李婆婆更喜歡叫它“貼心保姆”,因為無論有什麼需求,只要按一下“長者通”上的“求助”按鍵,最貼心的服務就隨即送上。
  前年6月,錦江區成功引進香港長者安居協會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“一線通平安鐘”先進信息技術為老人服務。該區免費提供工作用番引入社會力量投資800餘萬元,專門組建“長者通”呼援中心社會組織,採取市場化、社會化、自負盈虧的方式運行。目前,“長者通”服務涵蓋緊急救助、家政服務、健康服務等五大類30餘項。“長者通”呼援中心現設有69個呼援坐席,可為80萬用戶提供24小時緊急和非緊急服務,滿足了老年人多樣化、個性化、多層次、全天候、可定位的服務需求,被老年人形象地比喻為貼心的“電子保姆”。目前,已有12400餘戶老人家庭使用“長者通”,服務範圍覆蓋全市中心城區。
  “‘長者通’的建立和運行,是錦江區養老工作向現代化、智能化邁出的堅實一步。”錦江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。
  老年人辦張卡
  下館子也可刷
  點一份炒菜、一碗米飯,吃完之後,李雲華老人拿出自己的服務卡在收銀臺上的POS機一刷就付了賬,“蒼蠅館子也可以刷卡吃飯,很方便。”
  從去年1月起,錦江區與交通銀行錦江支行共同啟用了養老服務金卡電子系統。該系統為錦江區70歲以上老人發放一張養老金卡,交通銀行每半年把養老金打在卡上。老人可以用卡在全區16個街道200多個餐館、超市、保健按摩所等便民服務點消費,享受生活照料、醫療康復、家電維修等服務。
  據悉,2011年5月開始,錦江區在我省率先發放養老服務券,對60歲以上的困難老人,以及70-79歲和80歲以上錦江區戶籍和在錦江區連續居住滿三年以上的外地戶籍老人,分別按每人每月160元、40元、60元不同標準發放養老服務券。老人可用養老服務券享受到便民家政、老年用餐、醫療保健、物業維修、人文關懷、娛樂學習、應急救援七大類40多個服務項目。
  經過兩年運營,錦江區將紙質養老服務券升級為養老服務金卡,“這樣不僅節約了工作成本,提高了工作效率,還改變了老人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,讓老人體驗到了‘智能養老’的便捷性。”
  此外,錦江區還投入近300萬元與成都電信合作,利用現代通訊及信息集成技術,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國內一流的養老助殘服務管理平臺——“96519”養老助殘服務熱線,以及“96519”門戶網站,老人通過撥打電話或者登錄“96519”網站提出需求,就可獲得便捷、周到的服務。
  本報記者 李穎 文/圖  (原標題:錦江區成為“智能化養老實驗區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fsv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